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專題二 黃旭田/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董事、司改國是會議第五分組委員-司改國是會議兩周年研討會

現今填鴨式的教育呈現的是另外一種威權的架構,如何拉近人民與司法的距離?應從教育著手。

  1. 人民與司法距離之所以遙遠,其中政治也是一個問題,君臣父子就是上對下的,這就是威權,威權式難以挑戰的,讓人躲得遠遠的。在台灣這種脈絡之下,國民黨(暫稱外來政權)來台灣時,要人民一夕之間了解這些司法官的想法以及司法的運作其實是困難的。

  2. 行政立法身為國家的高權,相對於人民來說其實是較親近的。民眾若有需求會去找議員或立委,或是去區公所,在談論時與公務員坐的位置也是平等的。但在法院中,法官永遠都是高高在上的。司法獨立固然是對的,但司法中的其他方面,例如司法管控與監督,在司法獨立的帽子下,是躲在後面,或是不容易被課責的。而且許多年輕的法官不食人間煙火,讓他們來審判,人民其實是很不服的。

  3. 如何拉近與司法的距離,應從教育著手,學生因隨著年級越高,開始會有功利主義的心態,且會認為多言無益或考試不考,便開始對許多事情冷感,呈現出的是另外一種威權的架構。填鴨式的教育,以是非題與選擇題為考試主軸,僵化了學生的思考,應讓學生有發聲且被聆聽的權利。

  4. 若我們在民主的道路上可以去思考分配正義的公平性以及匡正正義的合理性以及無罪推定的程序正義,也去思考這樣的補償或補救是否合理,以及怎麼判決才對?有些事情的確可以用民主的方式來討論,但有些問題則必須回歸到憲法意識、人權意識與法治觀念。若沒有,那其實法治教育並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