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民間司改會七問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
2025-3-22
針對總統府昨日由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公布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其中司法院院長提名人為檢察官蔡秋明,副院長提名人為法官蘇素娥,本會發表聲明如下:
從去年10月底直至此刻,司法院正、副院長懸缺,暫由大法官謝銘洋代理院長一職。同時,立法院修正《憲法訴訟法》,憲法法庭仍在癱瘓中。欠缺正式的司法首長,已使司法政策的推動及改革陷入停擺狀態,最後受到傷害的將是人民的權益。
被提名人是否適任大法官,我們除了再次呼籲立法院應回歸對其「品德操守」、「憲政人權理念」、「學識與專業能力」嚴謹審查,也要特別強調,司法院院長的職責,除了擔任憲法法庭主席,依《憲法訴訟法》作成裁判之外,尚負責綜理院務及監督所屬司法機關等業務;副院長則是辦理院長委託事項,並在院長因故不能視事或出缺時代理其職。
為了維護審判獨立和人民受公平審判的權利,院長應擔負起司法改革的重責,並積極推動相關的司法政策。以目前具有急迫性且亟待改革的議題而言,至少就有「減輕司法負擔」、「打擊詐騙與科技偵查」、「司法人事任命及審議權」、「《國民法官法》改革」4大項(詳參本會2024年11月8日新聞稿),尚待司法院賡續研議、規劃並推動。代理首長恐難以對改革的成敗負責,人民亟需的是正式的、有強烈意志要推動司法改革的司法首長。
我們期待大法官人事同意權的提名及審查,應參考「民間監督司法院大法官人選聯盟」提出的建議,實質審慎進行審查;同時,各黨團應開放立委自由投票,並充分檢視被提名人的品德操守、憲政人權理念及學識與專業,萬勿重蹈覆徹,任由人民憲法上的權利繼續遭到黨意所綁架(詳參本會2024年12月25日新聞稿)。
被譽為「憲法的守護者」的大法官,必須透過與社會的持續溝通,才能免於閉門造車的危險,並引領司法進步。為檢視被提名人的憲政人權理念、學識與專業,並促請其與社會大眾對話,「民間監督司法院大法官人選聯盟」將同樣以公開的提問方式,就大法官職權行使的重要憲法問題詢問被提名人,以作為審查的參考(詳參2024年10月9日新聞稿)。
昨日公佈的司法院長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對司法政策的態度為何,需要充分受到外界檢視。尤其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為檢察體系出身,在台灣,檢察體系的組織文化以及對人權理念的表現明顯與司法體系不全然相同,其對於司法改革議題之意見,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中之重。
敬請司法院長正、副提名人盡快針對司法改革重大議題(包含但不限於以下)提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