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聲明|司改政績 人民怎麼看?改革的下一步怎麼走?

2023-08-25司法院新聞稿

2023-08-25法務部新聞稿

針對司法院、法務部今(25)日聯合召開的「司法改革重點成效記者會」,本會聲明及提問如下:

  1. 改革剛起步,成效應追蹤

    針對司法院、法務部說明過去6年來的司改成效,本會認為就「犯罪被害人保護」、「憲法訴訟」、「勞動事件」等制度上確實已經修正新法通過的項目,可以看到法務部、司法院及立法院的努力。然而,並非新法通過就能得到人民的掌聲,社會期待的是實際的改革成效。

    畢竟,這些新法、新制的施行,只是改革的起點,而非終點。新制的施行,不一定會提升人民的權益,制度後續是否能確實發揮保障人權、促進公平正義的功能,仍必須持續追蹤、關注。

    以今年初正式施行、最近陸續作成判決的「國民法官制度」為例,隨著制度的操作與社會關注,已可發現此一制度仍有檢討空間。國民法官制度的審判品質是否能被認同、信任,也需觀察。雖然只是剛開始實施,已可看到模擬階段的部分問題,在正式案件中也陸續浮現,而必須檢討「縮減檢、辯雙方資源的差距」、「強化量刑證據調查及程序」等事項。同時,諸如「專家證人(私選鑑定)」等新制度的導入,也是當務之急。對於後者,我們也深切期盼在最後一個立法院會期中,能完成「鑑定制度改革」草案的三讀;對於前者,律師界如何因應國民法官新制的挑戰,更是不能迴避的課題。

  2. 那些無進展的改革,何去何從?

    然而,除了上述的改革項目外,更多的是仍亟待推動的項目。以法務部所列的改革成果為例,所謂「加強查緝詐欺案件,落實犯罪不法所得查扣及罪贓返還填補被害人損害」,究竟有多少成效?「打詐」的成效,是否真能為社會所認同?辦案能量及人員負擔是否充足?對於詐騙案件大量轉向使用「虛擬貨幣及金流」,司法是否已做好準備?

    同樣地,「推動『國家司法科學研究院』」雖被列為改革成效,姑且不論其內涵與「國是會議決議」的差距,研議到現在,距離完成修法、開啟改革仍是遙遙無期。

    今年8月7日「民間監督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聯盟」舉辦的記者會中,指出了官方6項重要的改革措施。但更重要的是,還有更多的改革是人民引頸期盼的。從法官、檢察官及司法人員的角度來看,工作負擔過重的問題,始終是司法品質提升的瓶頸。

    其中,也有6項重要的改革幾乎毫無進展,其分別是:「制定公益揭弊者保護法」、「堅實並提升第一審審判品質」、「設立司法科學委員會、提升鑑定品質」、「制定調解基本法」、「建立獨立之刑事冤案特別救濟制度」及「強化冤案受害人之名譽回復及社會復歸」。以「制定公益揭弊者保護法」來說,本次院、部聯合召開的記者會竟隻字未提,對媒體的提問,「盡速送立法院」也已經講了好多年。

 

請問司法院長及法務部長,以上這些沒有進展的改革項目,人民還要再等多久?我們期盼司法院、法務部要持續以開放、積極的態度,加快改革的腳步;希望台灣的法治、司法制度,也能像半導體一樣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

同時,司改的未竟之業,也不只是院、部的責任。我們期待各黨總統候選人可以重視司法改革,持續與社會溝通,進而提出司法改革的新願景,並且在當選後努力實現。

新聞聯絡人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律政策部主任 呂政諺律師
電話:02-2523-1178 #37
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