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人選提名,慢慢來比較快~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記者會
2019-3-26
大法官是我國司法權之最高象徵,地位尊崇,其對憲法及法律之解釋,引領台灣憲政發展,大法官對諸多爭議社會議題之裁決,更是屢屢扮演要角。「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透過統計發現,近年來大法官解釋文之年平均數量有顯著增加,值得外界肯定。
今年有四位大法官任期屆滿將卸任,但3月13日在總統府召開的「民國108年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會議,卻僅決議提供外界「16天」向審薦小組推薦大法官人選,時間過於倉促、草率。
「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今日(26日)於立法院中興樓召開記者會嚴正抗議此推薦流程「流於形式、拉外界陪襯」,並公開呼籲審薦小組,審薦流程應及時、公開、透明化,慢慢來且穩紮穩打的審薦過程,才能夠使大法官人選提名後續的審查流程更為確實穩健,使被提名人受社會檢視,記者會後聯盟並將「聯盟諫言書」寄給審薦小組全體六位成員。
根據聯盟統計,自2016年11月許宗力院長上任後,解釋文及理由書之年平均數量均有顯著增加,由賴浩敏前院長任內每年約9.8件解釋文,持續增加至一年平均有15件之多。「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肯定大法官對於司法與憲政之貢獻,並期盼審薦小組所提出之新任大法官被提名人,亦是能持續提升解釋文質量、促進憲政發展之最適人選。
2019年審薦小組於3月6日經蔡英文總統核定,但在3月13日第一次會議後,隨即公布推薦大法官被提名人時程,並僅開放16天的時間供外界推薦,時程過於短促,使原本讓外界推薦人選的美意流於形式,甚至有部分可推薦的團體沒有在第一時間收到公文,或在收到公文時,僅剩下10天不到的時間就必須回覆人選。「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懷疑,在如此倉促的時間內,各界要如何尋覓適當人選?更不用說還需徵得該人選同意,並需於期限內準備推薦時所需之資料!
這樣的時程規劃,顯示審薦小組邀請外界推薦人選的「誠意不足」,聯盟質疑審薦小組是否已有「口袋名單」?所謂邀請外界推薦人選,只是流於形式,拉著有心推薦的團體陪襯、陪著跑一趟流程而已。
本年度所成立的「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相較過往成員組成過於單一性,今年增加學界代表,將可期待審薦小組能更具開創性與多元性。
但有鑑於過往提名經驗,審薦小組公布大法官被提名人選後,外界無從得知各該被推薦人最後「被提名」或「不被提名」的原因,聯盟呼籲審薦小組應向社會說明:如何決定被提名人的「審查基準」,更重要的是,應在總統公布提名後,將被提名人之履歷(包括學經歷、財產、稅務狀況等),以網路方式公開呈現,供社會大眾檢視。
表一:近二任司法院長任內解釋文數量統計表
院長 | 任期 | 卸任 | 結算日 | 上任年資 | 解釋文數量 | 解釋文年平均數 |
賴浩敏 | 2010/10/13 | 2016/10/31 | 2019/3/1 | 6.1 | 59 | 9.8 |
許宗力 | 2016/11/1 | - | 2019/3/1 | 2.3 | 35 | 15.0 |
※ 備註:年資結算日截至2019/03/01,進行四捨五入制小數點第一位 |
表二:2010年至2019年3月解釋文數量統計
年份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3 |
解釋文 | 14 | 12 | 12 | 9 | 10 | 8 | 9 | 16 | 14 | 2 |
羅士翔/冤獄平反協會執行長
薛智仁/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
邱伊翎/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
高烊輝/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常務執行委員
曾昭媛/婦女新知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陳彥亘/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專職律師
澄社
台北律師公會
台灣人權促進會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冤獄平反協會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
婦女新知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陳彥亘律師 (02)2523-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