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法律服務專題「人頭帳戶案」修課心得:劉姵含

「要如何將所觀察到的現象,成功傳達給未聽過人頭帳戶案的人?」這是我在準備報告的過程中,不斷在心中所想的問題,因為報告時間僅有短短的十分鐘,必須簡潔有力地將想法表達出來。

從寒假開始接觸當事人的個案,將當事人的資料和判決書讀完後,發現許多案件的判決理由書,內容皆十分相似,不免使人想仔細探究一番。有些當事人確實是遭到詐騙集團的詐騙,始交付帳戶、密碼,不過法院仍認定其是詐欺幫助犯,究竟判斷的標準是什麼?或許個案情形不同,就會採取不一樣的標準,然而,與此相關之案件,有罪之判決理由書意旨,多半是:「被告具有相當智識與社會經驗,且近年來詐欺取財犯罪類型層出不窮,經媒體廣為披載,實難諉為不知。」法院以抽象而一般的方式,認定被告的主觀犯意,有否傾聽並理解被告背後的故事?每個人的人生故事不同,對於世界的認知亦會不同,不能因被告交付帳戶和密碼之行為,即認定其具備幫助詐欺之不確定故意。由當事人個案,察覺到的司法現象,不僅僅只有這些,參與研討會的人,或許是初次瞭解人頭帳戶案的人,亦有可能是對於法律有較深入認識的人,因此在表達這些想法時,須盡可能地使全部的聽眾都能夠理解,並不像平常與同學討論時,那般容易。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在大學時期,站在研討會的舞臺上,與我們共同參與這場學術研討會的人,為數眾多,要上臺的前一個小時,忽然變得相當忐忑不安,開始懷疑自己能不能順利地完成報告。而我很慶幸在上臺前,有與同場次也要報告的同學,一同練習過一次,使得情緒較緩和。在正式報告時,起初仍有點緊張,因此語速稍快,但後來有漸漸將速度放慢,才能夠使聽眾清楚地知道報告內容,令人高興的是,與談人為某地方法院的法官,有針對我所提到的司法現象,給予回應,除了期望司法體系的人,注意到關於人頭帳戶案的相關問題,也希望社會上的大眾,能夠一起關注,若缺乏關切,問題只會持續存在,並愈演愈烈。能夠擁有上臺經驗,十分幸運,增加了一些膽識之外,也對自己更加有信心,若未來還有這樣的機會,希望能夠克服自己的緊張、恐懼,使報告更完美、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