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緩的司改列車,如何乘載全民殷切的期盼?!全國司改會議三周年體檢報告暨司法民調結果
2002-10-17
1999年召開的全國司法改革會議迄今已三年了,當年這場台灣司改史上空前的盛會,不僅成果堪稱豐碩,且司法院亦在會後迅速提出會議結論具體措施及辦理時間表,展現其戮力執行的決心。如今三年過去,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為具體檢視官方這三年來「改革」的實績,特於日前完成「全國司改會議三周年總體檢」及「2002年司法網路民意調查」,並於今日(2002.10.17)公佈其結果,讓人民瞭解我國司改現況,並作為當局未來檢討改進的參考。
延續去年「全國司改會議二周年體檢報告」的作法(詳參司法改革雜誌第34期,2001.8.15.發行),今年民間司改會再度邀請從事實務工作的法官、律師,先依全國司改會議當年的模式分組(第一組「司法行政、民事訴訟」、第二組「刑事訴訟制度」、第三組「法官、檢察官人事改革」),再將各組所形成的會議結論、司法院擬定之具體措施及辦理時間表,與司法院日前公佈的「全國司改會議具體措施列管事項至九十一年九月之執行成效」等資料加以比對,以一個燈代表20分、五個燈代表滿分100分的方式,逐項評析執行司改的機關及團體,如:司法院、法務部、立法院、考試院、律師公會…等之完成度及落實情形,並據以作成「全國司改會議三周年體檢報告」。
綜觀民間司改會提出的「全國司改會議三周年體檢報告」,其中有幾個現象,特別值得政府及社會大眾注意:
政府這三年來司法改革的表現,只能獲得總平均2.03個燈及總平均40.6分,成績實在很不理想。各組得分如下:
組別 | 被評分項目 | 平均燈數 | 平均得分 | |
---|---|---|---|---|
第一組 |
司法行政、民事訴訟 |
16項 | 2.19 | 43.80分 |
第二組 |
刑事訴訟制度 |
11項 | 1.82 | 36.40分 |
第三組 |
法官、檢察官人事改革 |
12項 | 2 | 40分 |
比較民間司改會連續兩年製作的體檢報告,可知除少數議題,如:司法院定位相關草案研修(第一組)、加強檢察官舉證責任及緩起訴相關條文完成立法(第二組),與行政法院專業化及減少法官異動(第三組)等較有實績外,其餘如:落實集中審理制*、律師義務辯護輪值制*、法律扶助法完成立法*、專家參審、發揮小額及簡易訴訟功能、落實合議制*、改革大學法學教育、建立第一審為堅實的事實審*(以上屬第一組,打*者亦為第二組共通的問題)、刑事證據法則完成修法、全面落實交互詰問及檢察官全程到庭公訴(以上屬第二組)、法官法完成立法、加強法曹在職訓練、建立法官評鑑及淘汰制度(以上屬第三組)等攸關司改成敗的課題,今年度的執行成效與去年相比並無顯著進步,執行司改的相關機關及團體應更加把勁!
為何三年來官方交不出一張讓人民滿意的司改成績單?對此,民間司改會認為,主導改革的司法院固然責無旁貸,但「司法工作者(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心態無法調整」與「新政府未盡全力改革司法」,才是現階段阻礙司法進步的關鍵因素。有關司法工作者心態無法調整,可以民事集中審理制雖已完成修法,卻遲遲無法落實為例。另,新政府未盡全力改革司法,以致行政院主計處、法務部檢察司、考試院、監察院等機關在研議法律扶助法、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法官法…等重要法案時,竟執著於機關本位,形成司改的阻礙,令人遺憾!實則,我國司法改革早先由司法院主導的格局,先天上已不如日本結合一切行政、立法資源,由其內閤來負責推動。而今,倘政府相關部門仍缺乏共識、各行其事,可想而知,在「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情況下,我國的司改進程自然更令人憂心。
全國司改會議召開前後,民間司改會為瞭解社會大眾對司法的認知與觀感,曾舉辦1999年司法網路民調(詳參司法改革雜誌第22期,1999.8.15.發行),今年九月間本會再度針對社會大眾進行網路民意調查,以瞭解三年來民眾對於司法的觀感及司改的成效,有何意見。本次民調共回收519份問卷,扣除18歲以下之樣本數(29份)及無效樣本(35份)外,有效樣本共455份。在所有有效樣本中,從事非法律工作者佔全部的66%、從事法律相關工作者佔15%、學生則佔19%;其中,有上過法院者佔全部的37%、沒有上過法院者則佔63%。本次民調共有12道題目,其中1~3題係有關司法信賴度的問題、4~9題與全國司改會議決議內容相關、10~12題則進一步瞭解民眾對「司改」三周年的認知與感受。
綜觀民間司改會提出的「2002年司法網路民意調查結果」,其中透露幾項訊息,值得各界重視:
三年前民間司改會所作民調顯示,有69%的人不信賴我國法院的判決結果,信賴者只有13%。今年的民調更指出,不信賴法院判決結果的民眾依然高達65%(信賴者僅13%),且有81%的民眾認為法官會受干預、關說的影響(認為不會者僅10%)、66%的人認為法官會收受賄賂(認為不會者僅12%)。甚至,經過交叉分析可知:既不信賴我國法院判決結果,又認法官會受干預、關說影響,且收受賄賂的民眾,竟仍高達全部的53%!如此駭人的數據,除表示民眾對司法的信賴度依然低落外,審判獨立的落實及法官的操守,亦普遍受到人民質疑。
由今年的民調中,有超過80%、甚至90%的民眾支持集中審理制(第4題:佔87%)、避免訴訟拖延(第5題:一年內判決確定佔82%)、法律扶助(第6題:佔97%)、設立專業法庭(第7題:佔96%)、不適任法官淘汰(第9題:佔98%)…等議題,可見當年全國司改會議的改革方向,確實符合大多數人民的期望。令人遺憾的是,改革方向雖然正確,但執行成效不彰(詳參民間司改會「全國司改會議三周年體檢報告」),仍然無法滿足人民對司改的期待。
有關政府這三年來無法滿足人民對司改的期待,有更確切的數據可以說明:由仍有將近半數(47%)的民眾不知司法院在推動司法改革,可知要不是政府這三年來的政令宣導失敗,就是其改革成效太不明顯,無法引起外界注意。此外,本次民調中僅兩成左右(21%)的民眾肯定法院的裁判品質或法院人員的服務態度有明顯改進,足見這三年來政府的司改成效,在一般社會大眾心裡,評價仍然不高。
若我們依本次受訪者所填寫的背景資料,將他們分為「上過法院且從事法律相關工作」、「上過法院但非從事法律工作」,與「沒上過法院」三個族群,經交叉分析第1~3題,與第11、12題後,可知雖然各族群中否定司法表現者,恆多於肯定司法表現的人(且其間的落差都在10%以上);但總的來說,對司法的觀感,仍以上過法院且從事法律相關工作者較佳,上過法院但非從事法律工作者次之,未上過法院者最差。如此一來,或可說明從未上過法院的民眾,其對司法的印象多停留在傳統對司法的非難評價上;反之,從事法律相關工作者,因較有機會與法院及司法人員接觸,自然也較其他人更容易察覺司法的蛻變與改進。
日前陳水扁總統出席司法官訓練所第四十三期開訓典禮時,特別引用司法院翁院長:「司改列車已駛到進站前的陡坡」這句話。然而,由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所公佈的「全國司改會議三周年體檢報告」及「2002年司法網路民調結果」,不禁令人憂心:總平均分數只有40分,且僅獲兩成民眾肯定的「司改列車」,要如何進站?又如何承載全民殷切的期盼?在此,民間司改會除懇切呼籲執行司改的機關、團體及全體司法工作者痛定思痛、檢討改進外,亦建請陳總統以具體行動,邀集五院共同推動司法改革,以回應人民長期以來對刷新司法的深切期待。
本次民調共回收519份問卷,扣除18歲以下之樣本數(29份)及無效樣本(35份)外,有效樣本共455份。
職業:□非法律工作66% □法律相關工作15% □學生19%
其他:□有上過法院37% □沒有上過法院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