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民間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聯盟建請通過《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之7項附帶決議

# 附帶決議 補充說明
1 為保障犯罪被害人權益,就犯罪被害人依本法修正前第13條第1款及第2款規定應返還犯罪被害補償金之案件,法務部應於本法三讀通過後一年內,就上開案件之處理情形提出書面報告送交司法及法制委員委員會。
  1. 修正前犯罪被害補償金之性質為「國家代償」,因此在犯罪行為判決無罪之情形,被害人將面臨國家追償補償金之窘境。對被害人而言,不啻為制度造成之二次傷害。配合新法將犯罪被害補償金之性質重新定為「國家責任」,明定新法通過後,因修正前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犯罪行為經法院認定無罪之情形要求被害人返還犯罪被害補償金者,其後續之處理方式應參照新法之意旨妥為處理之。
  2. 再參照行政院版第60條之修正理由,符合本條情形者,107年計3件、108年計6件,案件量並非龐雜。為使犯罪被害人之權益保障不應新舊法之轉換而有嚴重缺失,應由法務部就臚列相關個案之處理方式,送立法院報告之。
2 為保障犯罪被害人權益、提升保護服務工作之品質,主管機關應逐年檢討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基金會之預算編列,並於本法三讀通過後一年內,就本法之施行成效提出書面報告送交司法及法制委員委員會。 犯罪被害人保業務近年來呈現逐年增長之趨勢,且現行之犯保協會即有人力不足、案件負擔嚴重超載而致為保護服務品質無法提升之窘境,為確保有足夠預算以支應業務支出以達修法目的,應有逐年檢討成效並編列預算之需要。
3 本法通過後,行政機關研擬相關子法規定及作業程序時,務必邀請婦女團體與民間相關團體參與討論,提供被害人服務經驗與實務處理建議,以完善法制,有助本法之有效施行。 《跟蹤騷擾防治法》通過時,立法院有作成相同之附帶決議。為使本法後續的執行、子法、流程之研擬能納入各界意見,亦建請採納相同之決議。
4 為使犯罪被害人保護命令能充分考慮被害人需求及意見,法院及檢察官遇有本法第35條第1項或第2項情形時,應充分告知被害人其制度目的並徵詢其意見。就前開事項,司法院及法務部於研擬相關子法規定及作業程序應妥為檢討、納入之。 因第35條保護命令之聲請,僅限於法院依職權或由檢察官聲請之,為使其聲請能充分考慮被害人意見,司法院及法務部應於相關子法規定及作業程序中,明訂第35條之執行方式及應充分徵詢被害人意見之意旨。
5 本法第57條第2項所定調整犯罪被害補償金額度,主管機關應訂定調整額度之審議辦法,並於每年度邀集相關之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視情勢變更需要或社會、經濟實際情況研議調整之。
  1. 本法修正前第23條雖有類似於第57條第2項之規定,惟自1998年制訂該條文以來24年間,犯罪被害補償金從未依上開條文調整之。
  2. 為使犯罪被害補償金額度能因應通貨膨脹、物價指數等因子妥為調整之,主管機關應每年固定召開會議,並廣徵各界意見。
6

依本法第26條由保護機構及分會協助被害人或其家屬獲知刑事案件之資訊,其應提供包含但不限於下列事項之服務:
(一)為保障被害人之安全,應以適當方式主動告知加害人脫逃、假釋、服刑期滿等資訊。
(二)為保障被害人之知情權,應以適當方式主動告知案件進度及表示意見之機會(如於偵結前就檢察官之求刑表示意見)。

 
7 為使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所定之刑事保護命令與現行法相關規定相輔相成,發揮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的功能。法務部應就下列事項,於本法通過施行後三年內每年提出書面報告送交本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一、就實務上依刑事訴訟法第219-1條之聲請及准駁情形為調查統計。
二、就刑法第28章之1及第304條、第305條、第346條有關性私密影像被恐嚇之案件,經聲請而適用刑事訴訟法第219-1條之情形,制定內部作業流程,並推展教育訓練。
三、邀集相關機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就刑事訴訟法第219-1條之適用情形及數位性暴力案件之辦理成效,進行研討。
  1. 於2022年1月5日審查時,司法院表示目前的告訴人及被害人即可透過刑事訴訟法第219-1條的證據保全規定,來主動聲請以維護權利。其後,柯建銘總召亦提及就此部分,可用附帶決議處理。為強化現行刑事訴訟法第219-1條就證據保全之相關運作,爰提出附帶決議。

  2. 就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第35條第5項定有性密影像侵害案件準用刑事保護命令之規定,然其作為羈押替代措施,要件限於存在羈押原因、檢察官聲請,而不能由被害人及時聲請之。在現行實務下,刑事訴訟法第219-1條雖規定被害人得於偵查中,聲請檢察官或法院為搜索、扣押,惟實務運作上運作罕見,且法院准許之比例亦低。鑒於刑法第28章之1侵害被害人性隱私之案件,有因性影像之高傳播性而致不立即為強制處分,將使被害人權利受擴大侵害之高度可能,益徵被害人有依上開條文聲請、促請公權力及時防止侵害繼續或擴大之需要。

  3. 為確保被害人能於第一時間促請公權力及時介入,避免損害及權利侵害之擴大,爰建請法務部就刑事訴訟法第219-1條於數位性暴力事件之適用,提出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