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誤闖法律圈的小社工——2017暑期實習生心得

我是社工系的學生,但我卻意外地來到民間司改會這個看似都是法律人的NGO實習。說不害怕是騙人的,對於不懂法律感到擔憂,害怕會因此整個暑假都在處理行政工作,但中辦卻顛覆我的想像,卷宗、當事人、家訪、律團會議,這些實際接觸「實務」及「人」的事,卻成為我的實習日常。

案件與當事人

實習期間,我接觸到四件申訴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偽造文書案,為了更了解當事人背景狀況,督導帶著我去家訪。對於滿腹委屈倒不盡的當事人、嘗試著表達我的聆聽理解、對故事情節的同情,所有複雜的情緒交雜在一起變成了我的首次家訪經驗。當真的走入當事人家中,坐下來聽她說話,就像以前在課堂上老師所模擬的那樣,既真實又開心。

法庭觀察也是我實習活動之一,暑假鄭性澤案正密集在高分院開庭,當我法庭觀察聽見鄭性澤對著法官說:「警察對我刑求」時,那一瞬間我以為自己身在電影情節,但卻狠狠地諷刺著真實人生,這時我才真正了解人民之於國家機器,原來渺小的可以。

還有很多很多,實習生活不僅是處理手邊的卷宗,了解申訴當事人需求,當活生生的冤錯案當事人就站在我面前,我才深深感受到刻不容緩的衝擊性,而我也開始思考,社會工作在面對這些需求上,有沒有與司法結合的可能。

跨專業合作

民間司改會服務的對象、當事人所遭遇的問題通常就是「法律問題」,因此機構中的職員都是法律背景的工作者。社工系的我,從緊張不知道如何調適社工與法律工作者之間的合作,到真正與其他法律系實習生熟悉以後,才發現自己的擔憂是多餘的,每一位法律系同學都成了我在實習期間的顧問與安全感的來源。

而我在當中也了解到跨專業合作的重要性,以司改會所接收的案件來說,個案所遭遇的問題往往不是單一面向,此時就需要不只一種專業介入處遇,至此我了解到,作為一個「助人工作者」,必須對各樣專業保持尊重及接納,畢竟個案是由社會環境各樣領域相互影響下而生成,各項專業需環環相扣才能給個案最適切的服務。

社工角色

同樣以助人工作為志業的民間司改會,讓我常常感覺自己在一個沒有社工,卻充滿著「社工魂」的辦公室裡。兩個月以來,我一直不斷思考社工專業究竟可以如何融入?我認為在接案的初步會談、結案後的處遇計畫與當事人回歸社會生活後追,使當事人能夠在脫離「案件」後,能重新建立起社會資源網絡,讓其不因案件而持續影響未來生活。

誤闖司改會實習,所有的收穫都是我不曾想過的。雖然我所接觸到的實務不是社工專業,沒有辦法常常與案主面對面,但是卻也透過卷宗看見了好多人生,也讓我思考在司法層面可以如何運用社工專業。很開心自己來到民間司改會,讓我在學習助人工作的同時,了解到除了社工外,其他的助人工作者是如何運用專業助人。

※編按:本會為東海大學社工系認可合作實習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