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而上建立值得人民信賴的司法

改革司法,先從問對問題開始~全民司法改革運動開跑記者會

520新總統即將就職,司法改革的競選承諾言猶在耳,但「司法哪裡有問題?」新政府真的知道嗎?面對沉痾難治的司法積弊,「問對問題」,比急著提出改革方案來的重要。

「問對問題」非常重要,卻很不簡單。過去政府諮詢司法問題,總以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律學者這些司法菁英為對象,以為司法菁英才懂法律,人民是不懂法律的。殊不知,司法菁英才是最應該被改革的對象,無怪乎司法改革越改越得不到人民的信任。

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民參與司法訴訟,人民也許不懂法律,但對司法弊端的感受卻最深刻。以解決人民問題為導向,擴大人民的參與,才是司法改革的正確方向。為此,民間社團聯合發起「全民司法改革運動」:

  • 目標:給我一個健康的司法—常設性司法改革機制
  • 特色:擴大參與、公開透明、法治教育
  • 三階段:
    1. 健康檢查階段(5/3-5/20 問題蒐集)
      全面體檢,蒐集各方意見,了解大家覺得司法哪裡有問題。
    2. 評估體能階段(5/21-7/1籌備,7/27/9「評估會議」)
      針對體檢出的司法問題,評估司法問題背後可能的結構性成因。
    3. 訓練項目階段(7/10-8月中「解法激盪會議」
      針對結構性成因,提出各種司法改革方案,列舉優、缺及配套措施,以尋求改革共識。

今天,全民司法改革運動網站:http://justice.care ,正式上線。第一階段「健康檢查」線上蒐集問題,將在5/3-5/20進行。誠摯地邀請民眾上網提出對司法的問題,並對自己認同的司法問題進行線上投票,最受人民關注的司法問題,將作為第二階段評估司法問題的優先對象。

為收集各地基層民意, 5/13-5/25同步舉辦「單車環島-快遞地方司改意見」,(時間地點請點此)單車快遞員會在全台19個地方法院與簡易庭,親自收集人民對司法的問題,同時集結線上問題,在5月25日送達總統府。

「全民司法改革運動」參與團體也將要求拜會蔡英文總統,呼籲新政府應積極傾聽民意,收集人民對司法改革的意見,以解決人民問題為導向,擴大人民的參與,規劃司法改革政策。對台灣司法懷有期許和熱情的夥伴們,現在,就是你站出來的時候。請跟我們一起做「全民司改運動」!

全民司法改革運動詳細訊息,請參網站:http://justic.care


會後新聞稿

今天「全民司法改革運動」開跑記者會,公佈活動網站 http://justice.care/上線,民眾可在線上對司法問題進行票選,也可提出自己認為重要司法問題,歡迎民眾踴躍參與。記者會由到場參與的團體代表對司改問題進行投票,投票結果如下:

  1. 法院判決與一般大眾的期待有落差 8票
  2. 弱勢族群在司法中需要更多協助 8票
  3. 司法誤判造成當事人二度傷害 4票
  4. 被害人的權益不被司法重視 4票
  5. 遇到官司民眾常不知該怎麼辦 2票

5月13~25日將進行「單車環島-快遞地方司改意見」活動,由司改會中辦主任黃暐庭領銜,騎乘單車環島,串聯台灣19個地方法院,親自收受民眾對司法的意見,在環島行程最終站,將蒐集到的司改意見,送進總統府。記者會展出環島行程裝備及路線圖,宣示重視在地意見的用心。各團體代表發言重點如下:

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表示:2016年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年度,新政府上台後,如果這一兩年內沒有好的進展,司法很有可能將一蹶不振,新總統承諾就任後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而這個會議不能僅有官方,民間也應關注,不能僅是一場會議,而應該是一場運動。這就是民間發起「全民司法改革運動」的緣由。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董事長林永頌表示:1999年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組成,以法律人居多,法律人想出司改議題並由法律人進行,從事實務工作的法官檢察官,固然對法律了解,但並不了解人民在司法中的痛與關注的點,還有哪些問題比較嚴重、哪先優先處理,應從讓人民提出司改問題著眼,今日與會的社團,從各個不同領域推動工作,都會感受到截然不同的司法問題,一般人民對司法也同樣存在很多不同的問題,民間司改會以公開透明、擴大參與為目標,與其他團體共同努力,設立「全民司改運動網站」,希望由人民提問「司法哪裡有問題」,同時也會展開單車環島,蒐集地方司改意見,在彙整網頁訊息後,快遞司改意見予總統,讓總統了解人民心聲,並使將召開的司改會議有明確方向。

台灣北社社長張葉森表示:司法要有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才能讓司法真正確保人民安全。

法治教育基金會辦公室主任曾守一表示:司法距離人民太遠,要讓人民接近司法,應推動法普教育,例如大法官會議解釋文,為了彰顯大法官學問,而寫得像天書,書記處應該翻譯成白話文,讓人民能夠理解,使權利受保障。

婦女新知基金會法律部主任秦季芳表示:婦女新知專注於家事審判,司法如果沒有合理判決,將對家庭會產生嚴重影響,另外,弱勢族群例如外配、身心障礙者,在司法中也需要受到協助,最後,司法人員性別意識普遍不足,例如大法官認為女子不可以成為派下員,司法審理過程中,對實質平等促進亦有不足之處。

台灣陪審團協會副理事長蔣念祖表示:數十年來恐龍法官做出很多讓社會不能接受的判決,例如白玫瑰案走上街頭推動法官法,洪仲丘案使軍審進入歷史,法院判決應做很大改善,被害人權益不被司法重視,例如落實沒收制度使被害人受到補償,另外提出的司法問題是,審檢不分隸,造成司法改革困難重重,審檢若一家親,只在乎自己權利與福利,對國家體制漠不關心,法治被撕裂無法理性探討。

永和社區大學專員朱智豪表示:人民都需要法律常識,社大開設生活法律課程,常常都是爆滿,遇到官司時,同學都會問老師遇到案件怎麼辦,民眾其實很需要這樣的法律資源的協助,獄政制度的改革也是重要的司改重點。

卡債自救會許東榮先生表示:辦理消債案件的法官,專業訓練不足以跟上社會腳步,很多例子可以顯示出被害人權利並未受到司法重視,有些法官甚至主導債務人應該選擇的方向,根本違背消債條例精神。

台灣陪審團協會監事戴秀芬表示:非法律人更應該關心台灣司法執法公正問題,例如憲兵搜索案不起訴處分,跟一般人期待落差極大,另外弱勢族群在司法中,因為司法不獨立,為政府政策背書,例如在蕭曉玲案中,弱勢族群的正義沒有被伸張,當事人沒有被協助,造成很多人對司法嚴重不信任與失望,這是台灣司法需要對人民有所回應之處。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邱依翎表示:鄭性澤案、蘇建和案與江國慶顯示,司法誤判不僅造成被告傷害,被害者家屬因為無法獲得真相,也造成嚴重傷害,弱勢族群例如外國人、移工與難民,在司法中亦難獲得必要協助,目前司法體系中,對國際人權公約認識不足,法院在適用這些條文,都有自己的解釋,例如隱私、居住、集會遊行權,法院均未正確適用公約,法官仍適用國內法判決,法官捍衛基本權的決心付之闕如。

台灣永社執行秘書洪崇晏表示:台灣永社著力於論述與究責,很多法官檢察官與警察,因為他們常有濫訴濫權、誤判誤查的狀況,司法誤判對當事人的傷害,甚至會比一開始的傷害還嚴重,法官檢察官誤判錯判難以究責追訴,不論在街頭運動被起訴,或政治人物因為政治情勢被追查,都無法獲得相對應的究責,是很嚴重的問題。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林仁惠表示:環境案件不論是污染或政府開發,法院判決都會以當事人適格問題,駁回人民的訴訟,不論是健康或財產權,距離開發案5公里內才有適格權,忽略下游飲用或使用水源人民的權益,被害人權益不被司法重視,我們呼籲行政法院應該設立環境專庭。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劉念雲表示:應使人民更有能力掌握司法工具及論述,行政機構處理傷害問題都是怠惰的,導致很多職災勞工被以訴訟作為保障自己權利的防線,在行政權做這麼少的情形下,司法系統變得很重要,面對快速被丟進訴訟案的職災勞工,希望司法體系內的專業者,能清楚知道自己的腳色。

天主教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阮文雄表示:法官審理案件時常對新移民、移工帶有歧視,問案時顯露自己有罪的心證,翻譯訓練亦有不足,弱勢族群需要更多協助,因此,移工與移民團體非常有意願參與司改運動。

出席

台灣北社社長/張葉森
法治教育基金會辦公室主任/曾守一
婦女新知基金會法律部主任/秦季芳
台灣陪審團協會副理事長/蔣念祖、戴秀芬
永和社區大學專員/朱智豪
卡債受害人自救會/許東榮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邱伊翎
台灣永社執行秘書/洪崇晏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劉念雲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林仁惠
天主教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阮文雄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高榮志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董事長/林永頌

新聞聯絡人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 高榮志 02-25231178

附件資料